机构介绍
硅湖学院
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、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,是江苏省创办最早的民办高职院校之一,苏州市第一所民办高校,也是昆山历史上 第一所高等院校。
学校由著名教育家、建筑学家梁顺才博士和史宝凤博士夫妇创办于1998年,已有21年办学历史。创办之初,根据省政府关于同意筹建民办硅湖大学的批复,学校按一流本科大学要求建设。2002年,教育部批准定名为硅湖职业技术学院。学院地处江苏昆山市,背靠苏州,紧邻上海,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、最活跃的长三角核心区域。学校秉承“责任、荣誉”校训,坚持“立德树人、产学一体,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”的办学宗旨,立足苏州、服务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和新型产业发展需求,形成了以机电工程、汽车工程等工科为主,经济、管理、艺术、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,着力培养高素质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。
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、汽车工程学院、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、经济管理学院、文化创意学院、儿童发展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学院,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、工业机器人技术、新能源汽车技术、学前教育等34个紧密切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。现有在校学生5116人。
近三年,全校学生在国家与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奖108项,其中国家级奖33项,省级奖75项。毕业生综合素质高,动手能力强,专业技能证书通过率达98%以上,历年就业率均达到98%以上,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均在95%以上,在江苏省教育厅2016-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评估中获“优秀”等级。
学校拥有一支年龄、学历、职称、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306人,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17人(其中正高31人),占专任教师的38.24%;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69人(其中博士33人),占专任教师的55.23%;“双师型”教师176人,占专任教师的57.52%。
近五年,学校共承担省级及省级学会组织的课题90项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63篇,出版教材85部,获国家专利84项,为区域经济发展咨询报告38篇。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,获省级优秀社科奖与教师论文及艺术作品奖共21项。2015年,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。
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09个,与省内外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42个。学校斥巨资建设了国内一流的工业4.0能力中心,包括国内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系统和完全达到国家“1+X”证书试点要求的“硅湖-华星”智能制造柔性化系统,以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“硅湖-硅谷”人工智能体验空间,还包括70多个具有双向互动的视频教室,建构了“互联网+”开放式远程教育模式,创设了一流的智能学习环境。先后与奥鹏、华星光电、新华三、京东方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,与华为、奥鹏签约合作成立“华奥产业学院”。通过依托这些大型企业“底盘”,向该行业下线中心企业延伸,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,并以“股权”形式开展深度联姻合作,从而开发出新的技术和产品,使企业与学校得以双赢,学生更是得以快速成才、成功创业,实现了真正的产教融合。这种极具前瞻性的办学模式,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具有鲜明的特色。
学校校园占地面积739亩,(已取得土地证面积516亩,生均67㎡);建筑面积24.2万㎡(已取得房产证17.2万㎡,生均33.56㎡),其中图书馆面积11888.74㎡,实训室面积50703.16㎡;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.022亿元,生均1.9977元;图书馆纸质图书52.14万册,生均102册,电子图书13.33万册,中外期刊54种,电子期刊8000余种。
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主动服务国家自由贸易区、“长三角区域一体化”等国家战略,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紧随“人工智能”的发展趋势,把握“新工科”的内涵与前景,将“AI”作为“硅湖烙印课”,面向全校学生开设。同时,以国际职业教育的广阔视野,大胆改革,锐意创新,全面推行“一体两翼”的育人格局(“一体”指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体任务,“两翼”中一翼为立德树人,一翼为产教一体)。坚持育人先育心、树人先树品,立人先立德,让立德树人工作在爱心的无声滋润下落地生根;开设“硅湖烙印”特色课程,将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。采取准军事化的培养手段,以军队纪律规范学生,以军人精神教育学生,让学生在规范管理中养成良好习惯。实施完全学分制,给学生以专业和课程选择的广阔空间,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的禀赋、兴趣、爱好和特长,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。
面向新时代,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将坚持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理念,坚持“公益性、国际化、应用型”的办学方针,举全校之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本科职业教育院校,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